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年轻作者常常需要引导、启发和交流的机会。2024年8月,Komme Young Writers workshop于8月10-11日,17-18日在线上举行,为热爱写作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这个为期四天的在线工作坊汇集了来自不同背景的讲师和学生嘉宾,共同探讨了从传统诗歌到现代实验性写作的多个主题,为参与者打开了文学创作的新视野。
Day 1 8月10日
Alex - 项目intro
Alex主要介绍了讲者的写作经历和诗歌创作。Alex从三年前开始接触诗歌写作,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对语言的形式美和韵律性产生了兴趣。同时,Alex也尝试将诗歌与音乐结合,用生活的小事情解释深奥的概念。Alex还提到了自己喜欢的诗人是王尔德,并对他的信和日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Alex还谈到了自己对写作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自己适应不同规则的能力的自信。最后,Alex提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寻找诗歌社区的经历,并认为这种形式是一种常看常新的方式。
Jamie - 话题盲盒
本次写作营活动共有六个盲盒,参与者需要根据编号选择话题并创作作品。活动旨在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即兴创作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有人提出希望增加更多有参与感的互动,而不是每个人独立创作。有人建议在写作前先介绍自己,以便更好地了解对方。在创作过程中,有人选择将人物写成日记形式,突出人物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大家达成一致,决定出一期完整的专辑,并在活动结束后继续创作。
Day 2 8月11日
Jenny J - 文字写生
Jenny主要讨论了诗人如何运用语言描写物体,以及如何通过五官的感受来描绘物体。会议提到了两首诗,一首是古希腊的故事,另一首是关于鱼的描述。这两首诗都强调了物体的特点和情感递进,但风格有所不同。古希腊故事中的烟雾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关于鱼的诗则更具有现代感,更注重对话和内容。会议还讨论了描写物体时的一些技巧,如通过细节和情感来丰富物体的形象。最后,Jenny提议大家可以尝试用接龙的方式写诗,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Day 3 8月17日
Zinnia - 多模态写作
上午,Zinna主要介绍了多模态写作,包括通过视觉、声音、表演装置等方式呈现同一作品。同时,Zinnia还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和原创作品,并通过其他媒介来呈现。此外,讲者还提到了一些实验性的写作方法,如徐冰开发的写诗软件,以及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等。这些方法都试图突破文字的边界,探索文字的意义和可能性。最后,讲者还推荐了一个网站,让大家体验到意识流还原和拷问的过程。
下午,Zinnia讨论了诗歌的多种表演形式,包括注重视觉和视觉的诗歌排版,以及通过改变格式和排版来创造一种注重视觉和视觉跟文字同时复现的诗歌。同时,提到了越南艺诗人和亚裔美国人的双语实验,以及专门为表演或观众表演时创造的诗歌。此外,还介绍了雨果鲍尔他作为声音师,通过即兴写诗和爵士乐配乐的方式进行诗歌表演。最后,提到了德国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的作品,以及中国宋词以内敛、氤氲之美为特色的特点
Day 4 8月18日
丁同学 - 非虚构类作品自传
丁同学讨论了个人写作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包括个人写作在文学中的传统地位,以及一些技巧,如换行、语义重叠等。同时,分享了一些成功的个人作品,如李云的散文《if not now later》和李老师的诗歌《road》。此外,还提到了在写个人经历时,要有一个时间的距离,以及如何通过技巧辅助表达。最后,推荐了一本关于亚裔在美国处境的散文集,并强调写作应以宣泄为目的,同时注重对个人经历的思考。
Bolin - 超现实主义
Bolin主要讲述了C和Dada的写作方法,以及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相关内容。自动写作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超现实主义作品中也有一定的逻辑。达达主义注重形式,而超现实主义则更依赖于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庞德。庞德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受到一战或战争的影响。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各种新颖的形式,如自然拼读法。这些形式和内容上的取巧,而不是做所谓的被人诟病那种课题。最后,提到了阿根廷画家卢西奥桑塔纳的作品,以及德国画家费宁格画的德国北部一座教堂。
2024年Komme Young Writers workshop是一个为期四天的在线写作工作坊,邀请了多位讲师和学生嘉宾,探讨了诗歌创作、多模态写作、非虚构类作品自传和超现实主义等主题。工作坊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写作经验分享、创作技巧讨论、互动写作活动和文学流派介绍等。参与者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学习了新的写作方法和理念,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